生态類項目更多訂單以 PPP 形式釋放
2015 年以後, 生态類上市公司 PPP 訂單規模迅速提升,在每年新增訂單中的占比也有所提升,截止 2017 年底,已有超過 80%的訂單以 PPP形式釋放。 PPP 對環保公司的影響愈發加大。興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30日,是由黑龍江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環評業務整體脫鈎轉制而成立的公司,專業從事環境咨詢、評價、環保管家、技術服務等業務。可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環境相關綜合服務,詳情請見:xy-e.com.cn
危廢處置行業供需
業績持續高增, 毛利出現下滑
2011 年以來, 環保闆塊業績高速增長。統計了 60 家環保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 闆塊整體營收增速自 2011 年以來均保持在 18%以上,複合增長率達到 22.92%。 2017 年, 60 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 1649億元,同比增長 25.24%;實現歸母淨利潤 221 億元,同比增長 21.52%。淨利潤增速雖不及營收增速,但 2011 年以來 6 年複合增長率依然達到了 16.70%, 增速依然保持在高水平。
從細分行業來看,水處理、固廢、監測領域的營收、淨利潤增長均最為顯著,利潤與收入增長基本保持一緻;大氣領域自 15 年以後淨利潤增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行業景氣度下降。興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坐落于冰城哈爾濱,持有生态環境保護部頒發的千赢国际登录官网:环境影响评价甲級資質證書(國環評證甲字第1703号),是最早一批取得千赢国际登录官网:环境影响评价資質單位之一,從事環評業務三十餘年,業務遍布全國,評價範圍涵蓋交通運輸、建材火電、社會服務、化工石化醫藥、采掘、規劃環評以及戰略環評等。現有專業技術人員56人,其中注冊環評工程師21人,并擁有多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多名省專家庫專家,獲得多項省部級優秀工程咨詢獎勵。可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環境相關綜合服務,詳情請見:xy-e.com.cn
2016 年危廢産量(表觀需求)為 5347 萬噸,其中綜合利用量 2824 萬噸,處置量 1606 萬噸,貯存量 1158 萬噸。危廢産量失真的主要原因可能為: 1)企業瞞報; 2)部分小企業未被納入統計。
比如 2010 年我國危廢産生量是 1587 萬噸,而2011 年這個數據達到 3431 萬噸,這個差異主要就是統計規則變化帶來的, 2011 年之前申報口徑是一年産生危廢 10 千克以上的企業納入統計, 2011 年開始則是一年産生危廢 1千克的企業就要納入統計,使得 2011 年較 2010 年的統計量發生躍升。
2016 年全國危廢産生量較 2015 年明顯提升,推測主要和環保督查查處較多瞞報危廢有關。
結合 2016 年我國一般工業固廢産量在 30.9 億噸,則可計算得出我國 2016 年的危廢處置需求(理論值)約為 1.2 億噸/年。
産業結構決定了危廢的類别,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2016 年占比為 40%)更高,第二産業占比大,而危廢主要來自化工、 有色金屬冶煉、 礦采和造紙等行業, 危廢産量更大,理論上來講,危廢占工業固廢比例可能會更高。
2007 年工業危廢産生量為4,573.69 萬噸,遠遠高于當年環保部公布的 1,079 萬噸。 2011 年,環保部大幅修改統計口徑,擴大申報範圍,當年環保部《統計公報》披露危廢産生量 3,431 萬噸相比 2010 年1,586 萬噸上升一倍有餘。
根據 GDP 的增長來估計實際危廢産生量,則 2019 年預期的危廢實際産生量也達到了 1.1 億噸。興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為全國各地的企業提供千赢国际登录官网: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污染源普查等各類環保咨詢服務,同時承擔了多個地區的規劃環評、戰略環評工作,通過為企業、政府提供優質的技術咨詢服務,協助提升區域環境管理水平、改善環境質量;以優質的技術服務質量和嚴謹負責的工作态度,為生态文明建設、區域環境整治切實貢獻自己的力量。可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環境相關綜合服務,詳情請見:xy-e.com.cn
如果按照目前已有的市場存量來計算, 然後按照綜合處置費用 1500 元/噸,無害化處置 3500 元/噸,儲存填埋 300 元/噸,以及綜合利用單位附加值 2000 元/噸來進行總的粗略計算, 則 2017 年我國現有危廢存量空間将達到 1700 億元以上。需要注意的是沒有考慮到瞞報漏報的數量,如果考慮進每年的未統計數量,實際需求空間将超過 3000 億元。興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将始終秉持“用最嚴的标準,盡最大的努力”的理念服務客戶,并依托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及先進的技術力量,力求為社會提供全面、高效、優質的環保服務,以打造一站式“環保管家”服務平台。可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環境相關綜合服務,詳情請見:xy-e.com.cn
待續
(來源:中國産業信息網)